This gallery contains 1 photo.
下载:雪兰莪暨吉隆坡福建会馆 入会申请书
This gallery contains 7 photos.
吉隆坡中华国民型华文中学(中华华中)今年喜迎建校98周年纪念,该校吴志强校长于2017年3月31日率领全体师生与一众出席嘉宾在校内学生活动中心欢庆校庆日,庆祝仪式虽简单却不失隆重,且气氛热烈不已。中华华中肩负华教使命在教育风雨路上颠簸走过了98个年头,将在两年后即2019年与中华小学、中华独中迎接百年校庆,学校百年历史得来不易,历经重重困难,亦可说是我国百年华教发展一路走来曲折不平历史的小缩影。 雪隆福建会馆先贤于98年前创建了中华学校。本会会长戴炳基、副会长陈庆地博士、董事李亚兰及周其辉受邀出席了中华华中98周年校庆庆典。当日的出席嘉宾还包括中华华中副董事长拿督斯里林景清、副董事长陈文庆、建委会顾问兼马华旺沙玛珠区会主席拿督姚长禄、中华华中校友会主席亦是家教协会主席李绍敏、吉隆坡中华校友会主席林耀仁、中华华中董事会财政吴荣强、吉隆坡中华校友会总务杨灿鸿等。 本会会长戴炳基在校庆仪式致词时简述了中华学校的创校历史,他说“1919年,雪兰莪福建会馆的主要负责人,也是文良港一带的侨领,会馆诸位先贤叶养骞、黄重吉、谢建午、叶燕峇、洪启读等创办了中华小学。1939年,董事会诸君深感仅办6年小学教育,殊不足以培养社会所需之人才,因此发起增办中学,获得热烈响应。是年中学部正式成立,中华小学改名为中华中小学校。中学部课程实施文、理分科,并且校誉远播,有远自越南、泰国与印尼的学子前来就读,校内学生人数渐众。可是1941年12月,日本南侵马来亚,学校被迫停办,至1945年11月小学部方复课,1946年7月中学部复办。1957年,小学部接受政府津贴,成为国民型华文小学,脱离中学而独立,中小学正式分家。1962年中学改制后,遂分为中华国民型中学及中华独立中学,当时国中、独中共用校舍。直至1981年中华独中迁往怡保路。” 会长戴炳基表示,“迄今,中华华中几经扩建,校舍更具宏伟规模,已发展成一所软硬体设备俱全的学校,并且学生在公共考试、校外学术及运动比赛等方面表现标青。尽管面对种种困境,中华华中始终坚持它的教育使命,几十年来守护着只收识华文、懂华语的学生,坚持学生必须修读华文的传统,并且学校已在今年的2月2日起实行全日制,以落实全校在每周上7节华文课的目标,尽最大努力保留华校特征及把学校发展得更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大量的三语人才,这份坚持和执着,着实令人钦佩。除了中国、台湾及香港,马来西亚是海外世界中唯一拥有完整且成熟的从小学、中学至大专华文母语教育体系的国家,我们可以讲华语、学华文,接受华文教育,是多年来我们华社几代人经历重重困境争取回来的成果,因此我们应珍惜学习华文的机会,永远记得来时路。但是,民族教育这条道路是坎坷艰辛、曲折不平的。多年来,由于客观因素和错误观感,普遍认为国民型中学既然已改制为‘政府津贴学校’,就应由政府负责其发展的任务,因此华社民间一般将资源倾注于独立中学,而忽略了国民型中学的艰辛与需求。” 此外,会长戴炳基也指出,“最近大家关心的华文小学和中学2016年拨款发放的课题,更使我们忧心重重。我们两位副教育部长先后证实全国81所国民型中学的2016年拨款为区区的300万令吉。与2015年的2,500万令吉的拨款相比,这有如杯水车薪。根据2016年的财政预算案,我国的教育拨款为5亿令吉,而分配给国民型中学的数额只是300万令吉,它只占预算总数的0.6%。” 会长戴炳基最后语重心长地表示,期望学生莫忘福建先贤的创校功绩,日后回馈学校及华社,“中华华中不仅在新旧校舍之间开辟了一道历史走廊,衔接两个时空,一边展示雪隆福建会馆的历史,另一边叙述学校近一世纪以来的风雨路程,也在去年9月24日于学校的冷气大礼堂前竖立了一座可历经百万年岁月而不腐朽的花岗岩石碑,碑文是‘饮水思源’四个大字,其旁刻有小字‘雪隆福建会馆先贤创建’。走进中华华中的篮球场,总会看到格外显眼的校训‘礼、义、廉、恥’四个大字,其中‘义’字除了指公正无私的道德与举措外,也包含义气、恩义之意,也就是说做人要有感恩、厚道之德行。董事部及学校用心良苦设立历史走廊及石碑,充分体现了学校与福建会馆不可切割的渊缘,福建会馆兴学办校不争的历史事实,并纪念和肯定本会先贤创建学校的功绩,希望学生和来者铭记福建先贤创校的艰辛和功劳,培养‘饮水思源’美德,常怀感恩之心,激励一代代的学子们继承先辈的奉献精神,做个懂得‘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的人。”
This gallery contains 5 photos.
由本会先贤创办的吉隆坡中华国民型华文中学于2017年1月2 5日上午8时举行迎新春庆典。雪隆福建会馆受邀出席。本会由署理会长林忠强博士、副会长陈庆地博士及李亚兰董事代表出席。由2月2日开始中华华中将改为全日制,华文课也将增至每周七节(210分钟)。
This gallery contains 4 photos.
2016年金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Quemoy Studies, 2016 主办单位:拉曼大学、成功大学、金门大学 协办单位:雪兰莪金门会馆 日期:2016年11月26至27日(星期六及日) 时间:上午8点30分至下午6点 地点:拉曼大学双溪龙校区KB103演讲厅 报名:免付费,一律采用网上报名,额满即止。 http://www.utar.edu.my/ics/index.jsp?fcatid=236 询问:电邮-ics@utar.edu.my;电话-03-90860288转761/762(陈小姐/洪小姐) 为了推动闽南文化与金门学的交流,届时将会有18位国内外学者前来发表其研究成果。
声明全文(华、英、巫3语),http://sahabatrakyatmy.blogspot.com/2015/04/911963-joint-statement-on-kelantan.html 相关报道: –马来西亚东方日报,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index.php/nation/gn931 –星洲日报,http://news.sinchew.com.my/node/419019?tid=1 –中国报,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614149
吉隆坡中华国民型华文中学96周年校庆 本会会长戴炳基演词 26.03.2015 尊敬的中华国民型华文中学校长吴志强、中华国民型华文中学旧同学联络促进会副主席李绍敏、中华校友会总务杨灿鸿、中华国民型华文中学家教协会主席徐国权、中华国民型华文中学副董事长陈文庆和副董事长拿督林景清、吉隆坡直辖区马华联委会主席拿督姚长禄、各位嘉宾、老师、家长和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在这里先祝贺吉隆坡中华国民型华文中学,祝贺你们新教学楼和行政楼在各位同仁众志成城、精诚合作下圆满落成和启用。 今天当我站上这讲台,面向着大家,不禁联想起了96年前先辈们在那物资匮乏,条件恶劣的环境下创办了一间又一间学校的艰苦情景。96年前,即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举行的巴黎和会中,列强把德国在中国山东青岛的权益转让日本,不忍国家遭受侮辱和主权遭受剥夺,愤怒的北京大学学生走了上街头,中国爆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这场以学生为主的社会运动,标志着中国的自强,及对科学、民主精神的追求。我们的先辈们当年在这里辛苦建校,正是当时这种进步精神在本地的一种延续。 不久前,我到福建厦门陈嘉庚文物纪念馆参观,发现陈嘉庚先生除了注重儒家教育,同时也很注重科学和体育。在中华校歌歌词里的“严肃活泼”正是体现了这种多元教育理念。在今天看来,先辈们当初秉持的办校精神和教育理念,体现了他们的执着和远见,令人佩服。 1962年不少民办华文中学接受改制,当时当局宣称改制后的中学仍有三分之一时间学华文,而且董事会也不必为学校经费操心,但事实是除了老师的薪资外,其他许多开销还需学校自行筹措,而且学习华文的时间也远远不及三分之一,华文师资不足及董事部操作难题重重等困扰,使改制华文中学数十年来一直在困苦中求存。我们恳切希望当局信守当年的承诺,在教育法令中确立改制华文中学的地位,尊重改制华文中学的特征,使改制华文中学能够随着时代的潮流得到充分的发展。 吉隆坡中华学校从一间变三间,各自发展。由于客观因素,华社民间一般将资源倾注于独中,而认为国民型中学既然为政府学校,就应由政府肩负发展的责任。结果是独中迅速成长,国民型中学只能默默耕耘,缓慢前进。令人欣慰的是中华国民型中学历届董事会、校长、老师、校友及家长们对校务和教育事业都有强烈的使命感,数十年来,始终不离不弃,锲而不舍,沉着又坚毅地守护着华文教育的岗位,一方面秉持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无论学生资质优劣,一概接纳收容,并因材施教,最大地发挥了教育真谛;与此同时坚持只收识华文、懂华语的学生,规定全体学生必须修读华文,因而每年为我国培养出大量社会亟需的通晓国、华、英三语的人才,更间接为我国华校提供大量的华文师资,为一直在满途荆棘中努力求存的我国华文教育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方面,华社必须给予肯定。 我要特别感谢和赞赏中华国民型华文中学为学校新校舍开辟了“历史走廊”并邀请我们福建会馆参与。展示学校的历史,向先辈学习开荒拓业、坚韧不拔的精神,认识今天享有的一切不是理所当然,让学生饮水思源,心存感恩,这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新校舍的落成,象征着中华国民型中学进入了新的里程碑,希望同学们好好利用学校的各种软、硬体设施,自尊自爱、努力奋发,以你们优秀的成绩和表现,报答董事会、校长、老师和所有关爱你们的人,因为你们的成就是学校的力量源泉。 最后,谨祝中华国民型华文中学自信自强,再接再厉,推动学校前进。
2008年起雪兰莪吉隆坡福建会馆每年领养吉隆坡中华独中清寒学生3人,以下为本会今年年初收到部分受领养学生的感谢卡:
日期:16/12/2014 雪兰莪暨吉隆坡福建会馆(雪隆福建会馆)今日发表文告(press statement chi)表示全力支持挺身提倡中庸政策及批评极端组织,而遭到新闻部前部长丹斯里再努丁和土著权威及其他极端组织嘲讽的25名杰出马来显要。 自去年第13届全国大选国阵继续执政中央政府后,我国社会氛围似乎堕入种族猜疑、宗教至上、政党混战、经济疲惫的乱象,造成人们对国家前景充满忧虑和不安。极端组织兴风作浪,制造莫须有的所谓宗教危机、散播马来人地位遭受威胁等不确实的言论,从中制造各族群的相互猜疑,伤害我国各民族和谐共处及民主社会的健全发展。 前大马驻荷兰大使拿督法丽达(Datuk Noor Farida Ariffin, former ambassador)与媒体对谈时指出,她“不希望看到发生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事情发生在我国,即专业和有才华的人由于极端宗教的升级,对本身和他们家人的前途感到恐慌而离开他们的国家,并随之带走他们的钱财和技术….”;这导致她寻求其他有共同理念的马来同胞联署一份公开信,呼吁理性讨论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的地位。 雪隆福建会馆同意该25名杰出马来显要所提出的观点,即是(一)多元的法律制度已经导致民事法和伊斯兰教法之间的许多冲突和重叠。他们认为有必要检讨我国的伊斯兰刑事法;(二)公众,甚至包括身居高层的政治领导人都缺乏对法律管辖权和宗教当局的实质性权限及执行伊斯兰法的认识。他们指出我国的宪法是至高无上的,任何立法都不能违反宪法;(三)有需要确保公民有权利针对应用伊斯兰教作为我国公共法律和政策来源进行辩论;(四)需要提倡伊斯兰教拥有丰富且多样性的诠释和法学观点的传统;(五)首相需要果断坚持个人领导并委任能引领开放和有条理的辩论和论述有关伊斯兰法的执行的主要领袖,以确保正义得以伸张。 我国极右翼极端组织大马穆斯林联盟(ISMA)和土著权威组织(PERKASA)常指责他人反伊斯兰,反君主制和反马来人,往往破坏了理性讨论和扩大冲突。加上煽动法令阻止了理性开放的讨论,这些都进一步破坏了马来西亚致力于民主原则和法治精神,加深各族偏见。我国中庸开明的马来友族同胞崛起,将遏制极端的势力。 雪隆福建会馆认为我国温和开明的穆斯林是占大多数的,并呼吁各族热爱和平的人民站起来,力挺这25位温和开明的马来同胞。 *****英文版***** Date: 16 December 2014 The Selangor and Kuala Lumpur Hokkien Association released a press statement(press statement eng) today expressing their full support of the 25 … Continue reading
雪隆福青华语国际讲演会将在12月20 – 21日(星期六、日)下午1时30分,在雪隆福建会馆礼堂举办“不再等一个人圣诞自我提升营”。 该课程以讲座、游戏、小组讨论和示范等方式进行,让参加者学会如何赶走恐惧,从容登台演说,并一跃晋升魅力主持行列。全程以中文讲解,每人报名费为RM250,报名费包括茶点、晚餐、证书及小礼品等等。集合地点为雪隆福建会馆(No. 41-C, Jalan Hang Lekiu, 50100 Kuala Lumpur.) 雪隆福青华语国际讲演会成立于2002年6月28日。成立目的是提供会友一个互相交流与切磋的机会,让会友在友好与和谐的气氛中逐步地掌握沟通技巧、学习领导技能,从而培养自信心、广交朋友以及提升个人修养。实现有效沟通,学习说话聆听与思考的艺术,促进自我成就,培育领袖素质。 欲报名或了解详情,可联络筹委会主席梁莉思012-9564215或雪隆福青讲演会会长庄家维012-6373483。公众亦可上网浏览面子书www.facebook.com/SKLHAYouthMTC。
2014年第29届华罗庚杯数学比赛颁奖礼已于2014年9月28日(星期天)在雪隆福建会馆举行,由本会和新纪元学院联办的这次比赛圆满结束。 本届比赛的得奖名单 颁奖礼当天,出席者包括本会会长叶荣和、署理会长林忠强博士、副会长李萍、文教组主任兼本次比赛工委会主席陈庆地博士、副文教组主任黄和福、福利组主任连文光、妇女组主任李碧云、董事梁水哲、周其辉、青年团署理团长杜嘉华、妇女组理事黄凤英、妇女组顾问詹丽美、新纪元学院院长莫顺宗博士、新纪元学院资讯科学与电脑研究系主任孔国梁等。 以下是颁奖礼当天的部分照片: 中国报报道网络链接